吃素更容易缺鈣?3 個日常盲點讓骨骼偷偷流失!
吃素更容易缺鈣?素食者常見 3 個日常盲點,讓骨骼悄悄流失!掌握高吸收鈣來源、維生素D補充與避開加工飲品,打造素食者安心補鈣策略。
目錄 -
- 01. 前言
- 02. 盲點一:高鈣食材≠高吸收率
- 03. 盲點二:忽略維生素D的重要角色
- 04. 盲點三:加工飲品讓鈣質悄悄流失
- 05. 延伸重點:素食者為什麼更該重視「骨本」?
- 06. 三步驟打造素食族的補鈣攻略
- 07. 結語
- 08. 產品推薦
01. 前言
選擇素食,對許多人來說代表著健康、環保與慈悲。但當你以為飲食清淡、多吃蔬果就一定更健康時,卻常在健康檢查時被提醒「骨質密度偏低」。
其實,素食者缺鈣的比例比一般人更高,原因不只是「沒吃到乳製品」,而是有一些 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盲點,讓骨骼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保護力。
今天,我們就要帶你拆解這三大盲點,並提供實用解法,幫助素食族群建立「吃得到、吸收好、留得住」的鈣質策略。
02. 盲點一:高鈣食材≠高吸收率
很多素食者日常攝取的確很用心,像是豆腐、黑芝麻、深綠葉菜、堅果類,都是公認的高鈣食物。但問題是,這些食材中的鈣質並非百分百被吸收。
草酸 & 植酸影響
菠菜雖然含鈣豐富,但草酸含量高,吸收率不到 5%。
纖維干擾
高膳食纖維雖然有益腸道,但過量也可能影響鈣質吸收。
👉 解法:
多樣化鈣質來源,避免只依賴單一蔬菜或豆類。
優先選擇「高吸收鈣」來源,例如海藻鈣、強化鈣飲品。
將高鈣食材與蛋白質或維生素D食物搭配,提升吸收率。
03. 盲點二:忽略維生素D的重要角色
鈣就像建材,維生素D則是「把建材送進骨頭的工人」。沒有維生素D,鈣質就算吃再多,也很難順利存進骨骼。
素食者風險
常長時間待在室內、愛擦防曬乳,或是日曬不足,容易缺乏維生素D。
飲食來源不足
維生素D多來自魚類或蛋黃,純素飲食較難取得。
👉 解法:
每天曬太陽 10–15 分鐘,手臂、腿部曝曬即可。
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蕈菇類,或選擇添加維生素D的植物奶。
補充植物性來源的維生素D3,更適合素食者。
04. 盲點三:加工飲品讓鈣質悄悄流失
許多人誤以為只要少喝咖啡或茶就行,其實最大敵人是 加工飲品。
高糖飲料:會影響鈣在腎臟的再吸收,造成鈣質流失。
磷酸鹽:常見於碳酸飲料、能量飲料,會與鈣競爭結合,減少骨骼利用率。
手搖飲隱藏危機:部分飲品添加奶精、過量糖,反而增加骨質負擔。
👉 解法:
減少加工飲料攝取頻率,改喝水或無糖茶類。
善用燕麥奶、豆漿、強化鈣的植物奶,既補鈣又天然。
若一定要喝手搖飲,至少選擇「無糖/少冰/無奶精」版本。
05. 延伸重點:素食者為什麼更該重視「骨本」?
女性更容易缺鈣:台灣女性素食者比例高,加上更年期後骨質流失更快。
素食族群攝鈣缺口大:研究顯示,純素者每日平均攝取鈣量比一般飲食者低約 30–40%。
骨折風險提高:長期缺鈣,可能導致骨質疏鬆、骨折風險升高。
06. 三步驟打造素食族的補鈣攻略
1. 吃對來源:以高吸收率的天然鈣源為主,例如海藻鈣。
2. 補足助攻手:確保維生素D、鎂、維生素K2一起到位。
3. 避開陷阱:少喝加工飲品,減少阻礙鈣質吸收的因子。
07. 結語
吃素並不等於一定缺鈣,但若忽略了 吸收率、維生素D、加工飲品陷阱,就可能讓骨骼健康亮紅燈。
掌握飲食原則,素食者同樣能存好骨本,讓每一步都更穩健。
08.產品推薦
對素食者而言,找到 純淨、有效、安心 的補鈣方案,才能真正守護骨骼健康。
推薦 naturgy 我的黃金比例·肌鈣力 Max 升級版 👉
✨ 產品亮點
- 愛爾蘭海藻鈣:天然來源,高吸收率,優於一般碳酸鈣。
- 五合一植萃複方:海藻鈣、植物性維生素D3、鷹嘴豆K2、法國海洋鎂、黑酵母發酵物。
- 純素認證:通過英國 The Vegan Society 認證,100% 無動物性成分。
- 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獎:品質有保障,吃得安心。
👩⚕️ 建議族群
- 素食者、奶蛋攝取不足族群
- 久坐上班族、缺乏日曬者
- 女性(特別是更年期前後)
- 需要兼顧骨骼與肌力健康的人

【關於本文專家】
Shu 營養師
【現 職】
行銷營養師
【經 歷】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碩士、運動營養師、CTSSN運動營養認證、糖尿病共照網、延緩失能體適能指導員、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
【專業項目】
體重管理、運動營養、高齡營養、糖尿病飲食、腎臟病飲食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