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靠飲食不夠?台灣人最缺乏的 3 種營養素
台灣人最常缺乏的營養素有哪些?根據國民營養調查,維生素D、鈣質、益生菌相關的腸道健康是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三大關鍵。本文帶你從飲食數據出發,並搭配保健食品補充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解方。
目錄 -
01. 為什麼台灣人普遍缺營養?
根據 2017–2020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顯示,台灣人飲食不均衡的情況十分普遍。 除了外食比例高、烹調方式偏油鹽重之外,許多人日常攝取的營養素遠低於建議量。 因此,維生素 D、鈣質,以及與腸道健康相關的膳食纖維,成為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的三大營養素。
📊 國人的飲食雖然比過去更重視健康,但還是普遍存在「營養素缺口」。 這些不足不只影響日常活力,長期下來更會牽動骨骼、腸道、免疫力等健康基礎。
02. 維生素 D:日曬少,缺乏率超過一半
維生素 D 被稱為 「陽光維生素」,主要來源是日曬合成。 但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室內,加上防曬習慣,導致嚴重不足。
📊 調查數據顯示:
男性 19–64 歲缺乏率高達 54.3%。
女性 19–64 歲更驚人,高達 74.4%。
青少年女性 (13–18 歲) 缺乏率甚至超過 8 成!
👉為什麼要補足?
維生素 D 不僅和骨骼、牙齒健康有關,還參與免疫調節,對整體防護力很重要。✨補充建議:
多曬太陽,每週至少 2–3 次,每次 10–20 分鐘。飲食來源有限(如鮭魚、蛋黃、牛奶),建議搭配 維生素 D 保健食品,更能有效彌補不足。
03. 膳食纖維:吃太少,腸道好菌餓肚子
腸道被稱為 「第二大腦」,與免疫力、防護力息息相關,而膳食纖維就是腸道好菌的主要養分來源。
📊 根據 2017–2020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:
7–44 歲族群,每日蔬果攝取達標率不到 1 成,代表超過 9 成的人每天纖維不足!
👉為什麼要補足?
膳食纖維能被腸道菌發酵,產生短鏈脂肪酸,幫助免疫調節。 如果缺乏纖維,好菌數量會下降,腸道菌相失衡,容易出現消化不順、免疫力下降。✨補充建議:
多吃蔬菜、水果、燕麥、全穀類。若日常蔬果量不足,可搭配 益生菌保健食品,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。
04. 鈣:全民缺乏第一名
鈣是台灣人最缺乏的營養素之一,原因在於飲食中高鈣食物(如牛奶、小魚乾、深綠色蔬菜)攝取不足。
📊 調查指出:
7 歲以上族群,鈣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 約五成,是全民營養缺口最嚴重的問題!
👉為什麼要補足?
鈣是骨骼與牙齒的基石。 若長期不足,會增加骨質流失、骨折風險。✨補充建議:
每天一杯牛奶或優格,搭配深綠色蔬菜。對乳糖不耐或飲食不足的人,可以考慮 鈣補充食品,確保長期骨骼健康。
05. 結語
即使努力吃得均衡,台灣人仍普遍缺乏 維生素 D、膳食纖維(益生菌)、鈣 這三大關鍵營養。 這提醒我們:飲食 + 保健食品,雙管齊下
💡 想補足日常缺口嗎?點這裡看更多產品,用最簡單的方式守護你的健康!
06. 參考資料

【關於本文專家】
Shu 營養師
【現 職】
行銷營養師
【經 歷】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碩士、運動營養師、CTSSN運動營養認證、糖尿病共照網、延緩失能體適能指導員、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
【專業項目】
體重管理、運動營養、高齡營養、糖尿病飲食、腎臟病飲食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