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國拉肚子怎麼辦?出發前三大準備策略
想像一下,好不容易飛到夢寐以求的國家,第一天就跑了三次廁所,比跑景點還勤快。肚子痛、脫水、整天只能待在飯店…這不只是掃興,嚴重時還可能得送醫。其實,旅行者腹瀉非常常見——約 7 成旅行者都遇過,尤其是去南亞、非洲、中南美洲等地,因為當地的水質、食物衛生與我們平日落差大,更容易「中招」。
目錄 -
01. 旅行者腹瀉是什麼?
旅行者腹瀉(Traveler’s Diarrhea)指的是旅途中突發性的腹瀉,主要原因是吃到或喝到被病原污染的食物與水。
02. 常見病原種類
細菌: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(最常見)
病毒:諾羅病毒(遊輪、團體旅遊常見)
寄生蟲:梨形鞭毛蟲(亞洲地區常見)
大部分人 3–5 天內會自行恢復,但脫水才是真正的危險,尤其對小孩、長者或免疫力較差的人來說。
03. 守護腸胃的 3 大防線
1. 益生菌建立「腸道防護網」
出發前 7 天開始補充,持續到旅程結束,有研究顯示可降低約 15% 的腹瀉風險。
常見菌種:
- 嗜酸乳桿菌 L. acidophilus
- 鼠李糖乳桿菌 L. rhamnosus
- 凝乳芽孢桿菌 B. coagulans
- 布拉氏酵母菌 S. boulardii
這些菌種可透過多重機制發揮保護作用,包括:
- 增強腸道防禦能力,穩定好菌與壞菌之間的平衡
- 抑制病原體附著與增殖
- 降低腸道 pH 值,創造不利於壞菌生長的環境
📌 實證支持
研究指出,每日補充 8 億單位的凝乳芽孢桿菌(Bacillus coagulans),並搭配口服電解質補充液與鋅使用,能顯著縮短非住院兒童腹瀉的持續時間,不僅具安全性,也被認為在國際旅行或兒童腸道防護策略中具高度應用潛力。
2. 藥品
建議依照醫師評估開立並遵從服用劑量,成人可備 Rifaximin。
❗ 請避免自行購買止瀉藥給 2 歲以下幼兒服用。
3. 口服電解質補充液 (ORS)
旅行前可先準備市售 ORS 包裝粉,建議選擇低滲透壓配方,並搭配乾淨水源沖泡使用。
04. 旅途中四大原則
預防首要策略,是徹底落實個人衛生與飲食安全,尤其是前往風險地區時:
- 勤洗手(肥皂或酒精乾洗手),如廁後與吃飯前尤應注意
- 飲用煮沸水、瓶裝水
- 選擇熟食、熱食、有封條的包裝飲料
- 避免生菜、生肉、生魚、沙拉、生水、冰品、自助餐與路邊攤食物
05. 結語
旅行者腹瀉雖然常見,但透過事前準備與衛生習慣的落實,可以有效降低風險。
從出發前開始補充益生菌、備妥口服補充液與必需藥品,到旅途中謹慎挑選食物與飲水方式,都是守護腸道健康的關鍵。
然而,針對兒童與敏感族群,許多藥物並不適用,腸道健康更顯重要。
📌 推薦補充產品:【暢快舒敏植物來源益生菌粉包】
- ✔ 一條就有800億凝乳芽孢桿菌BC1031,安全性高,且耐胃酸不怕破壞
- ✔ 添加菊苣纖維,幫助好菌適當存活
- ✔ 通過英國Vegan認證,全素可食
- ✔ 不添加人工色素、甜味劑和香料,無多餘負擔,天天喝也沒問題
出發前一週開始補充並且整趟旅程持續使用,不只可以穩定腸道菌相,也幫助打造強韌的腸道防線,出門在外更安心!
📣點選圖片了解更多:
06. 參考資料

【關於本文專家】
Shu 營養師
【現 職】
行銷營養師
【經 歷】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碩士、運動營養師、CTSSN運動營養認證、糖尿病共照網、延緩失能體適能指導員、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
【專業項目】
體重管理、運動營養、高齡營養、糖尿病飲食、腎臟病飲食、